查看原文
其他

为惠民生、促发展贡献医保力量

专注深度医改→ 中国医疗保险
2024-12-23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李强总理在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回顾了2023年工作,提出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并对2024年的政府工作进行了部署。《报告》无疑为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全年工作明确了行动纲领,提供了基本遵循。


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医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体制机制变革,推动实现了医保事业的历史性跨越,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支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着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基本实现医保的全民覆盖,全国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初步解决了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的问题;


二是通过加快医保谈判节奏、实现医保目录常态化调整、着力推动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实施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改革居民慢性病保障方式等举措,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是建立以新药为主体的医保准入和谈判续约机制,积极鼓励医药行业研发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深入开展以DRG/DIP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提升了基金使用质效;


五是全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在大幅降低药耗价格的同时,适当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以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积极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六是通过采取分类资助贫困人口参保、实现三重制度保障等举措,进一步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稳步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坚决守牢不发生因病规模化返贫的底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医保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由于多数省份实行的是基本医疗保险地市级统筹导致不同地市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医保待遇不平衡,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导致我国医保基金面临着中长期财务平衡压力,“三医”之间的协同联动尚不顺畅,医保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等等。为此,就需要根据《报告》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创新作为,排难而进,为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医保力量。


根据《报告》的安排部署,医保在2024年需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对于医保来说,就是要主动加强医保与医疗、医药等政策的协同配合,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政策合力。同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放大组合效应,防止顾此失彼、相互掣肘。


二是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通过稳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提升医保基金对医药服务的战略性购买能力,确保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医保制度、待遇保障、支付方式、信息系统建设、经办管理等方面的统一和规范,进而确保待遇公平、管理高效、服务规范、保障有力。


三是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目前,国家医保局已累计开展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药品集采无论是政策设计、还是实际操作都日渐成熟,已经可以考虑在国家层面上制定并出台统一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从而明确各方职责和权利,规范采购流程,稳定市场预期。同时,进一步加强药品价格监管,鼓励药品生产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防止药品价格虚高和不合理波动,保障患者的用药权益。为确保药品采购活动的合规和规范,建立健全药品采购的监管和审计机制,对药品采购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和审计。

四是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能够确保基金的安全、稳定和有效运行,防范基金被滥用、浪费和流失。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保制度的公信力和可持续性,保障民众的医疗保障权益。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医保基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医保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有效使用;加强医保、医疗、医药等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基金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并不断完善基金监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和预警,提高医保基金监管的智能化水平;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公众参与医保基金监管,不断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充分激发社会监督的积极性;对医保基金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形成有效的震慑力。与此同时,加强医保基金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确保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五是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不仅方便了参保患者在异地就医时的费用报销,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也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无论患者身处何地,都能享受到与参保地同样的医保待遇,使得医保制度更加公平。同时,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能推动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应在业已建立并实际运行的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基础上,不断拓展完善相关功能模块,着力提升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效率。与此同时,不断优化结算流程,简化结算手续,进一步缩短结算周期、提高结算质量。


六是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于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促进就业、实现社会公平以及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16年国家开始推出长护险试点以来,试点城市至今已经扩展至49个,为全面推进长护险工作累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试点经验来看,下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包括:首先,通过政府补贴、个人缴费、单位缴费等多种方式,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也可以考虑增加社会资金捐助等渠道丰富筹资。其次,明确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和对象,包括:哪些人群应纳入保障范围(如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以及确定哪些护理服务应纳入保障范围(如日常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第三,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服务标准,包括:明确护理服务的具体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要求等,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护理服务机构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第四,建立费用管控机制和费用支付方式;第五,加强与其他保险制度的协同。由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其他保险制度(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有一定的重叠和交叉。因此,需要加强与其他保险制度的协同,避免重复保障和浪费资源。这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保险待遇衔接等方式实现。

七是健全生育支持政策。生育支持政策有助于降低家庭生育成本,提高育龄妇女生育率,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对于医保部门来说,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首先,着力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确保所有女性职工,无论她们在何种类型的企业工作,都能享受到生育保险的保障。同时,优化政策设计,将非正式就业和灵活就业的女性纳入保险范围;其次,提高生育保险待遇保障水平,适度增加生育津贴;第三,优化生育保险的办理流程,减少繁琐的手续,使女性职工能够更方便地享受到生育保险的权益;第四,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生育保险政策的实施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包括卫生、教育、人社等部门。因此,需要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生育保险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


八是助推分级诊疗。通过分级诊疗,可以将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功能定位,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医保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助推分级诊疗:首先,发挥医保结算办法的导向作用,通过制定差异化的医保报销政策,引导参保患者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首诊;其次,建立与社区医生服务新模式相配套的医保支付制度,鼓励社区医生提供更加全面、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第三,实施基层病种政策,将基层病种的结算政策融入到以DRG/DIP付费为主的综合性结算系统中,引导轻症患者在基层就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收治住院病人的积极性;进一步改革完善医保门诊统筹政策,有效控制二三级医疗机构对轻症患者的收治,逐步实现小病轻症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大病重病在二级医疗机构解决,疑难杂症在三级医疗机构解决的阶梯式就医渠道。


总之,医保制度在惠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应继续不断完善医保制度,加强医保基金管理,推进智能技术在医保管理服务领域的应用,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需求,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

专栏作者 | 蔡海清  江西省医保局待遇保障处原处长,原一级调研员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编辑 | 张宸轩 何作为

热点文章

• 四问四答,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的医保信号

• 解码政府工作报告   “医保监管”“三医联动”成关键词

• 2024年政府报告,医保重点8项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医疗保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